随着后秋收季的到来,黑龙江省的黑土地农产品迎来了销售黄金期。据哈尔滨市农业农村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全市蜂产业流蜜量达到9229.2吨,预计产值2亿元。黑龙江位于北纬45°蚕蜂黄金产业带上,“蜂产业”被列为重点发展目标,养蜂规模达到134万群以上,位居全国第三。仅哈尔滨市就有蜂群15万群,产值在2亿元以上。近年来,随着绿水青山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农文旅融合发展,冰城蜜声名鹊起,“甜蜜冰城”成为一张崭新的“城市名片”。
一、产业发展现状
1. 产量与产值:今年哈尔滨市蜂产业流蜜量达到9229.2吨,预计产值2亿元。全省养蜂规模达到134万群以上,位居全国第三。
2. 产品种类:除了传统的蜂蜜外,还开发了玉米咖啡、玉米果茶等饮品,以及各种糕点等伴手礼。
3. 销售渠道: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同时,还开展了农文旅融合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二、产业发展优势
1. 地理优势:黑龙江位于北纬45°蚕蜂黄金产业带上,气候适宜,有利于蜜蜂的生长繁殖。
2. 资源优势:广袤的椴树林和适宜的气候条件,让椴树蜜身价倍增,跻身龙江森林食物“九珍十八品”名录。
3. 政策支持:政府将“蜂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目标,加大投入力度,推动产业发展。
三、产业发展挑战
1. 技术瓶颈:养蜂技术性很强,最怕的就是蜜蜂患病,即使是老蜂农,也不能全凭经验应对。
2. 市场竞争:随着市场的发展,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在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大挑战。
四、产业发展建议
1. 加强技术研发:针对养蜂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
2. 拓展销售渠道:利用互联网等新型营销手段,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
3. 强化品牌建设:通过打造区域公用品牌等方式,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总之,黑龙江省养蜂产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创新发展思路和方法措施就一定能够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