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关县位于中国云南省东南部,近年来依托其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大力发展红果参产业。红果参作为一种具有高经济价值的中药材,不仅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增收途径,也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之一。
一、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
马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红果参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并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确保政策的落实和产业的顺利推进。2023年以来,共投入衔接资金1145万元,实施了5个红果参产业发展项目,包括建设示范园、种苗繁育基地和数字化追溯示范基地等。这些措施有效激发了产业发展的动力。
二、技术指导与人才培养
为了提高农户的种植技术水平,马关县精选了9名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技术指导组,深入田间地头提供“一对一”的技术咨询服务和培训。此外,还加强了与省州院校和企业的合作,开展研发工作,推广科技成果。
三、品牌打造与市场拓展
马关县利用其红果参种植面积大、亩产高、品质优的优势,举办了首届红果参节和产业发布会,成功打造了“乐西奇”品牌,实现了种植产区与市场的紧密对接。同时,通过网络直播带货等方式扩大了马关红果参的知名度。
四、党建引领与合作模式创新
围绕“党支部带强、合作社带富”的发展思路,马关县探索了“公司+村集体及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通过党支部引导创建种植专业合作社,村集体负责发动农户种植,合作社负责技术和收购,公司负责订单收购。这种模式有效促进了各方利益的均衡分配。
五、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截至目前,马关县红果参种植面积已从2020年的10亩发展到2024年的1.01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红果参种植基地。预计2024年可实现总产值1.82亿元,促农增收1.01亿元,户均增收28.9万元。红果参产业已成为推动马关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之一。
总结:马关县红果参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政策扶持、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和合作模式的创新。未来,随着产业的不断壮大和技术的进一步推广,红果参有望成为马关县乃至更广泛地区的农业支柱产业,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