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背景与目标
2024年,安康市以加快建设秦巴山区农业强市为目标,将现代蚕桑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通过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和提质增效,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产业亮点与创新模式
1. 创新模式夯基础:安康市贯彻市委、市政府“引导蚕桑产业向优势区域聚集”的要求,突出重点县、基地镇、专业村做大做强、培优树强。石泉等五个重点县(市、区)新建改造桑园面积和发种量分别占全市全年完成任务的88.15%和96.54%,其中石泉县分别占全市完成任务的30.0%和55.01%。同时,坚持粮桑复合经营、连片地坎栽桑、低效林改造栽桑多措并举,“9215”粮桑复合高效种植技术列入全省农业主推技术,全市推广面积达到3.01万亩。
2. 工厂化养蚕提效益:安康市先后召开全市多批次养蚕现场会和工厂化、自动化养蚕观摩会,新建工厂化养蚕点17个,全面普及小蚕智能化共育和自动化给桑等设施设备,加力推进大蚕室水帘降温建设,有力地支撑多批次养蚕推广应用。年最高养蚕达到12批次,较过去至少提高6批次,最大单体年养蚕600张自动翻簇、新式切桑等机具示范推广,有效地提高蚕茧品质和生产效率。
3. 科技赋能强支撑:安康市在蚕桑产业方面取得了多项科技成果,如《富硒桑饲料产品研发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获得省政府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桑蚕丝制造技术规程》等2项省级标准发布。当年立项省级科技项目2项、市级科技项目2项,制(修)定市级标准6项。全市现代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和市蚕种场市级蚕桑专家工作站获批成立,“家蚕微粒子病快速诊断技术研发及应用”等一批院地合作项目签约实施。“陕蚕丝胶1号”专用蚕品种选育成功,蚕丝胶蛋白开发利用步入产业化阶段。“781×7532”等4个桑蚕新品种和1个人工饲料品种引种试验千余张,优良蚕种及桑品种推广使用率均达100%和100%。
三、宣传推广与文化活动
安康市通过央媒、省级主流媒体、电视台、日报等渠道对蚕桑产业进行多维宣传聚合力。同时,举办第五届鎏金铜蚕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开蚕门、庆丰收”专题丰收节、《金蚕故里,丝缘安康》蚕桑文化物证展等活动,以及《现代大农业“大蚕桑”》荣登全市“农业科技大讲堂”首期开讲报告。这些活动不仅提升了安康市蚕桑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促进了蚕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四、发展指标与市场行情
2024年,安康市茧丝市场行情总体利好,蚕茧收购均价保持54元-52元/公斤水平运行。各地栽桑养蚕持续热情高涨,全年养蚕160055张,蚕茧产量6695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1.12%和7.3%。蚕桑丝绸产业综合产值达到35.49亿元,三项发展指标均保持“三连增”,成为农业增长亮点。
五、全链发展与拓展空间
安康市加强蚕桑副产品精深加工,如桑枝提取DNJ项目完成技术改造和产能升级。同时,推出新品如“丝源锦汉”蚕桑产品获得国际35类商标注册,桑葚膏、桑芽酱、“滨铂”牌桑葚干红等新品上市销售。传统大宗产品如蚕丝被、桑叶茶、桑枝食用菌等产能及产品开发能力持续提升。此外,蚕桑研学、桑旅体验也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年接待26万人次,蚕桑文化研学体验活动越来越受到广大市民和中小学生青睐与喜爱。
综上所述,安康市在蚕桑产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创新模式、科技赋能、宣传推广等措施推动了产业的发展。未来,安康市应继续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进一步拓展产业链条和发展空间,提升产业竞争力和综合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