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面对自然灾害的挑战下,白沙黎族自治县的农业产业仍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通过聚焦民族和生态两大特色,白沙县致力于构建以热带特色高科技农业、优质生态资源加工业、三产联动健康经济、农文旅融合旅游经济、新质生产力业态等五项重点产业为主的现代化山地特色高效产业体系,全力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名特优”白沙农业产业。
白沙县在农业基本盘上持续夯实,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推行“稳胶、扩茶、保油”等系列措施,将油茶与橡胶、茶共同纳入“三棵万亩树”序列,集中力量壮大主导产业规模,催生产业集群集聚效应。其中,民营橡胶产业成绩斐然,年产值成功突破7.5亿元大关,创下近10年来的历史新高;全县茶园面积达1.2万亩,其中有机茶园面积3500亩,目前计划分区域、分层次推进有机茶园新建和改造,力争三到五年实现万亩“全域有机”茶园目标。
此外,白沙县还坚持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双管齐下,推动林下经济向多元化、全周期化发展,形成了橡胶“+益智”“+米粽叶”“+红托竹荪”“+凤梨”“+菌菇”的林下种植和橡胶“+五脚猪”“+山羊”“+蜜蜂”的林下养殖“双模式经济”,实现林下种植益智、菌菇、粽叶超15万亩,林下散养五脚猪1万头、山羊2万只、牛1.5万头、畜禽40万尾,林下总产值超5亿元以上,打造了全新的“万亩、亿元”特色产业。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海南白沙黎族山兰稻作文化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全县种植山兰稻4500亩以上。山兰红、山兰糯、山兰香、山兰黑糯等品种不断培优,山兰米、山兰酒、山兰粽、山兰糕等名优特产刷新“黎家菜肴”。由山兰米制作的竹筒饭、山兰酒、鱼茶肉茶等黎族特色风味系列食物世代传承,山兰稻作文化公园建成,美食、农耕、研学等文化消费体验的新业态更加丰富。
未来,白沙县将继续依托“两山”转化创新不断构建升级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培育新质产业,做好农业产业“名特优”文章,发展苗圃种业、农业初加工、休闲旅游业、林下经济等以稳胶扩产和打造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重点,发展多个万亩产业集群,实施农业人才培育计划优化林下经济产业结构,培育多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驱动白沙农业产业发展稳步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