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数据概览
经济指标:2023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214元(增长9.3%);2024年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36.65亿元,人均6.98万元。
产业规模:建成千亩以上连片基地17个、万亩以上6个,规模化种植15.6万亩;蔬菜、水果、花卉种植面积43万亩,产值44.4亿元。
品牌建设:“元谋番茄”“元谋青枣”获国家地理标志商标,6个农产品12次入选“云南省十大名品”。
集体经济:2024年77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1796.6万元。
二、产业发展关键举措
1. 党建引领:强化组织保障
人才建设:通过“双提升”行动、“热坝好支书”评选、“导师帮带制”优化基层班子,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
组织创新:党组织领办合作社342个,建立产业党支部19个,形成“党组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联动企业、农户与产业链。
科技赋能:引入院士(专家)工作站,提升农业科技含量,绿色食品达标面积25万亩,出口蔬菜示范区30万亩。
2. 党员带头:激活内生动力
能人培养:实施“双培双带”计划,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1284人,储备后备干部23名,涌现创业典型(如陈国富获全省创新创业大赛第一名)。
技术帮扶:党员结对农户(每名带头人帮带2-3户),通过田间指导、资金支持等,带动2537户发展车厘子、牛油果等新兴产业,户均年增收近1万元。
3. 机制创新:利益联结促共赢
“双绑”机制:149家农业企业绑定82个合作社、5428户脱贫户,实现联农带农全覆盖。
“四变四金”模式:
土地流转获租金(资源变资产)
基地务工获薪金(就业变工人)
种植托管获奖金(技术变资金)
入股分红获股金(打工变股东)
成效:参与农户年收入比全县平均高5000元以上,增速超平均10%。
三、模式亮点与推广价值
组织化驱动:通过党组织整合资源、对接市场,降低农户单打独斗风险。
科技品牌双提升:院士工作站与地理标志商标增强产品竞争力,推动产业高端化。
可持续增收:“四变四金”机制保障农民多元收益,避免“一租了之”的短期化弊端。
集体经济反哺:村集体收入增长强化基层治理能力,形成“产业—集体—农户”良性循环。
四、建议与展望
风险防控:需关注气候波动(如干旱)对规模化种植的影响,加强农业保险覆盖。
产业链延伸:探索深加工(如番茄酱、果干)提升附加值,减少鲜销市场波动风险。
数字化赋能:引入智慧农业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优化生产效率和溯源体系。
经验输出:元谋模式可为西部县域提供“党建+产业+共同富裕”的参考模板,建议总结标准化操作手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