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概况与核心数据
永仁县以农业全领域组织化为抓手,推动林果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截至2024年末,全县经济林果种植面积达53.6万亩,其中高原特色错季精品水果16.8万亩,总产值15.7亿元,5个品种(草莓、芒果、蓝莓、板栗、石榴)产值突破亿元。产业覆盖农户超1.3万户,联农带农效益显著,林果收入占农民四项收入的60%以上。
二、重点品种表现与特色亮点
草莓:规模1.78万亩,总产值3.87亿元,亩产值达2.17万元(全县最高),3408户农户参与。通过建设30亩冬季草莓试验基地、引进“中莓”系列新品种,强化错季优势。
蓝莓:亩产值10-15万元(效益最高),16家企业主导,产品出口东南亚,探索“721”联农机制(企业70%、农户20%、村集体10%)。
板栗:面积12.4万亩居首,建成精深加工厂,延伸产业链,推动“永仁黑板栗”获全国名特优认证。
立体种养模式:推广“林下+N”(如果园套种药材、养禽等),板下种桑“343”机制(农户30%、企业40、合作社30%)提升土地复合收益。
三、高质量发展支撑要素
组织化提升:
培育新型主体:40家县级以上龙头企业、385家合作社、211名经纪人队伍。
全员培训3115人次,推动标准化生产(417户主体纳入国家追溯平台)。
品牌化建设:
125个绿色/有机认证产品,“永仁香橙”等3个品种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6个产品获云南省“绿色云品”认证,农特产品配送中心年产值破亿。
三产融合:
建成8个观光采摘园,推动“种植-加工-文旅”全链发展。
泰杰阳光果蔬孵化基地等示范项目落地,增强科技支撑。
四、挑战与建议
短板:
部分品种亩产差异大(如芒果亩产值仅3206元,低于草莓10倍)。
出口市场依赖少数品种(蓝莓),需拓展石榴、柑橘等国际市场。
建议:
强化分品种提质:对低效芒果等推动品种改良或腾换(已腾换低效林1489亩)。
深化加工能力:借鉴板栗加工厂经验,开发草莓、石榴深加工产品。
推广“数字营销”:利用经纪人队伍拓展电商渠道,放大“错季水果”优势。
五、展望
永仁县通过“组织化+品牌化+立体化”模式,初步实现林果产业“高产、高质、高效”。未来需在品种优化、跨境供应链(如越南、东南亚市场)、联农机制创新上持续突破,巩固“滇中特色林果示范区”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