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蜂观察:陕西省榆林市渔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与成效分析
来源:农小蜂
2025-06-11
399 阅读
一、核心数据概览
2024年,榆林市水产品总产量达6242吨,渔业产值突破1.28亿元,均创历史新高。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4.29万亩,大水面生态养殖规模超9万亩,盐碱地水产养殖试验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产业发展亮点分析
1. 稻渔综合种养:特色模式驱动增收
模式创新:以“稻蟹共生”为主导(占比超80%),配套发展稻鱼、稻鳅、稻虾等多元模式,亩均增收800-1500元,成蟹亩产10-30斤,扣蟹苗亩产达50-100斤。
产业链延伸:成功实现扣蟹苗本地化供应,外销内蒙古、山西等地20余万斤;打造“陕北横山稻蟹”区域品牌,通过节庆活动(如捕捞节)提升市场影响力。
2. 大水面生态养殖: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科学评估引导:依托专家团队对水库资源开展容量评估,推广“人放天养”生态模式,亩均产量提升**10%**以上。
优质品种试验:套养鲈鱼、鳜鱼等高附加值品种,靖边县获评国家级生态养殖示范区,9家主体入选国家级示范场。
3. 盐碱地养殖:资源化利用突破
技术合作:与宁波大学共建科技服务团队,改造盐碱水体510亩,南美白对虾年产量57万斤,注册3个盐田大虾商标。
试验拓展:在4个县区开展盐碱水青蟹养殖试验,为后续规模化开发奠定基础。
三、政策与市场驱动因素
政策支持:争取专项资金改造设施,派驻技术团队下沉服务。
品牌战略:通过区域公用品牌(如“鱼河稻田蟹”)提升产品溢价能力。
市场需求:长三角地区对老头蟹的采购(50万斤)反映市场对接成效。
四、挑战与建议
风险提示:
盐碱水养殖技术成熟度需进一步验证;
大水面养殖密度控制与生态平衡的长期协调。
发展建议:
强化科技支撑:深化与科研院校合作,优化盐碱水品种适应性;
拓展产业链:发展水产品加工,提升附加值;
完善产销体系:建立冷链物流网络,扩大品牌辐射范围。
五、结论
榆林市通过“特色种养+生态养殖+盐碱地开发”三轨并行模式,推动渔业从传统生产向高质量、高效益转型,其经验可为西北地区资源型城市渔业发展提供参考。未来需持续聚焦技术攻关与品牌建设,进一步释放产业潜力。
推荐内容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海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2025-09-19

小蜂观察:2024年湖北省仙桃市黄鳝全产业链解析
2025-09-17

小蜂观察:湖北省沙洋县特色水产养殖产业分析
2025-09-02

小蜂观察:贵州省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路径解析
2025-09-01

小蜂观察: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鳜鱼产业创新分析
2025-08-27

小蜂观察:湖北省小龙虾产业发展分析
2025-08-14

小蜂观察:湖北省潜江市龙虾产业发展分析
2025-08-12
青海省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25—2030年)
2025-08-05

小蜂观察:江苏省宿迁霸王蟹全产业链发展简析
2025-06-11

《农小蜂: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监测周报(2025年第22周)》
2025-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