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与战略定位
近年来,兰州市以“甘味”品牌为核心抓手,依托独特的资源禀赋(如高原气候、多样耕地类型)和产业文化(如兰州百合、高原夏菜),构建“区域公用品牌+特色产品品牌+企业知名品牌”三位一体的品牌体系,推动农业提质增效。这一战略旨在通过品牌强农,实现乡村产业升级、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
二、核心举措与成效
1. 品牌体系构建成效显著
品牌数量与结构:截至2024年,兰州市培育“甘味”区域公用品牌7个(如兰州高原夏菜、苦水玫瑰)、企业商标品牌42个,覆盖蔬菜、百合、玫瑰等7大类,年销售额达17亿元,年增长率超5%。
全国影响力提升:兰州高原夏菜入选全国大暑节气名优特产品金名片,兰州百合入围全国区域农业品牌百强榜,永登虹鳟鱼进入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目录。
2. 产业带动效应突出
高原夏菜案例:榆中县作为主产区,通过梯次播种、错峰上市填补东南沿海夏季蔬菜缺口,建成3.1万亩设施大棚和16万吨保鲜库,带动菜商、农户形成稳定产业链,年收入可观。
特色产品溢价:兰州百合、软儿梨等凭借地理标志和品质优势,成为交易会“宠儿”,品牌附加值显著提升。
3. 市场拓展与国际化布局
国内推广:每年组织10余场省外推介会,瞄准京津冀、粤港澳等高端市场,通过兰洽会、农民丰收节等平台强化曝光。
“甘味出海”行动:鼓励企业入驻电商平台、开展直播带货,并计划通过政策激励(如以奖代补)推动品牌国际化。
三、经验与创新点
政府引导+市场驱动:通过政策支持(如品牌共建激励机制)与企业主体协同,形成发展合力。
全链条品质管控:从种植标准到冷链物流(如榆中蔬菜夜间运输保障新鲜度),强化供应链韧性。
文化赋能品牌:将“厚道甘肃·地道甘味”的文化内涵融入品牌宣传,提升消费者认同感。
四、挑战与建议
品牌同质化风险:需进一步“瘦身壮骨”,聚焦核心品类(如高原夏菜、百合),避免资源分散。
产业链延伸不足:建议加强深加工(如玫瑰精油、百合预制菜),提升产品附加值。
国际认证短板:推动更多“甘味”产品获得国际有机、绿色认证,助力“出海”破局。
五、未来展望
兰州市“甘味”品牌建设已从区域化走向全国化,下一步需通过科技赋能(如数字溯源)、三产融合(农业+文旅)和全球化布局,将“甘味”打造为中国农业品牌“金名片”,为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