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现状与规模
基础数据
种植规模:全县茶园面积4.3万亩,覆盖黄都镇、分水镇等多个产区,建设加工厂25家。
经济效益:2024年产值1.27亿元,2025年预计达1.4亿元,产品远销北京、上海等省市。
经营主体:鑫隆缘、福昇实业等龙头企业带动,自有茶园分别达2300亩、1000亩,年亩均收入8000-1万元。
生产模式
全链协同:形成“茶农采摘+企业加工+品牌销售”一体化模式,企业收购本地茶青,带动群众就近就业(如福昇日加工茶青1000斤)。
科技赋能:推广自动化生产线(杀青、理条等环节),提升加工效率;县农业农村局开展技术培训4场,覆盖248人次。
二、产业富民成效
就业增收
采茶季日均用工数十人,如万元村村民吕霞等通过采茶实现“顾家增收两不误”。
鑫隆缘公司年带动就业5000余人次,茶农通过茶青销售与务工实现双收入。
企业-农户双赢
企业通过订单收购保障茶农收益,如福昇实业收购本镇茶青,推动“利益共享”。
三、发展亮点与创新
产品多元化
开发翠芽、毛尖等新品,适应市场需求,提升竞争力。
技术升级
品种改良:推广高香型茶树品种,优化茶园结构。
设备改造:支持企业升级加工设备,提升品质与产能(如高级炒茶师姚忠超推动技艺创新)。
品牌建设
计划打造县域公共品牌,挖掘资源附加值,推动“务川茶”走向高端市场。
四、挑战与建议
潜在风险
市场波动可能影响茶青收购价,需完善价格保障机制。
小农户抗风险能力弱,需加强合作社模式推广。
政策建议
强化科技支撑:扩大农技培训覆盖面,引入数字化茶园管理系统。
深化三产融合:结合务川生态优势,发展茶旅融合项目,延伸产业链。
品牌营销:利用新媒体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务川茶”知名度。
五、未来展望
务川县茶产业依托生态资源与政策支持,已形成“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体系,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下一步需聚焦品牌化、科技化与市场化,推动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型,助力农民持续增收与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小蜂观察提示:县域特色产业需关注“小农户与大市场”衔接,建议持续跟踪务川茶品牌建设进展及政策落地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