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数据概览
2024年内蒙古农牧业呈现以下特征:
粮食生产再创新高:总产量达4100.5万吨(+3.6%),连续多年增产,玉米(3276.2万吨,+3.0%)和大豆(248.1万吨,+1.5%)稳产,薯类(169.8万吨,+30.5%)成为增长亮点。
畜牧业结构分化:
**肉类总产量增长5.4%**至300.8万吨,牛肉(89.1万吨,+14.5%)和禽肉(25.3万吨,+9.6%)增速显著,羊肉(105.9万吨,-2.7%)小幅下滑。
奶业承压:牛奶产量776.7万吨(-2.0%),或受市场供需调整影响。
存栏量增减不一:生猪存栏(663.1万头,+5.3%)逆势增长,牛羊存栏(牛-1.0%、羊-1.2%)及家禽(-9.9%)收缩。
二、产业趋势分析
粮食安全根基稳固
粮食播种面积701.2万公顷(+0.4%),单产提升驱动总产增长,显示良种推广与农田管理优化成效。薯类产量激增30.5%,可能受益于加工需求扩大或政策扶持(如马铃薯主粮化战略)。
风险提示:大豆增速(+1.5%)低于全国水平,需关注种植效益对农民积极性的影响。
畜牧业转型加速
“减羊增牛”趋势延续:牛肉产量增速(+14.5%)显著高于羊肉(-2.7%),反映内蒙古优化畜种结构、发展高端肉牛产业的导向(如西门塔尔牛等品种推广)。
生猪产能恢复:存栏与猪肉产量双增(+5.3%、+6.5%),表明非洲猪瘟后产能逐步释放,但需警惕价格波动风险。
奶业短期回调:牛奶产量下滑可能与乳企库存调整或饲料成本压力有关,长期仍看好“奶业振兴”政策支撑。
市场与政策驱动
需求端:国内牛肉消费升级、玉米深加工(燃料乙醇、饲料)需求旺盛,支撑主粮与牛肉高增长。
政策端:内蒙古“六个工程”中农牧业科技赋能(如智慧农业、种业创新)或为增产关键。
三、建议与展望
稳粮优供:强化大豆种植补贴,探索玉米-大豆轮作模式;推动薯类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
畜牧业提质:加快肉牛规模化养殖,推广羊肉品牌化(如“锡林郭勒羊肉”)应对市场竞争。
绿色转型:结合“双碳”目标,发展种养循环模式,降低奶业碳排放。
结论:2024年内蒙古农牧业在“量”“质”协同发展中展现韧性,未来需通过科技赋能与结构优化,进一步巩固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