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背景与核心数据
甘肃省陇南市康县地处秦巴山区,依托温暖湿润的气候和优良的生态环境,成为甘肃省重要的茶叶产区。2024年数据显示,康县茶园面积超6万亩,茶叶产量达1020吨,产值突破1.02亿元,茶产业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核心支柱之一。
二、产业发展模式分析
全产业链布局
生产端:合作社(如丰正源种植合作社)组织茶农标准化采摘、加工,提升鲜叶品质;
加工端:引入手工制茶技艺(如茶艺师刘朝辉)与机械化生产结合,保留传统风味的同时提高效率;
销售端:通过干部直播带货(如赵永鑫助农直播间)拓展线上渠道,缩短供应链。
茶旅融合创新
康县打造“茶叶采摘+加工体验+生态观光+文化展示”一体化模式,如阳坝镇茶园通过无人机航拍呈现的景观效应,吸引游客参与制茶体验,延长产业链价值。政策与市场双驱动
地方政府紧盯市场需求,整合自然与文化资源,推动合作社与农户联动,形成“政府引导+合作社运营+农户参与”的协同机制。
三、成效与亮点
经济效益显著
春茶采制期集中用工带动农民增收,1.02亿元产值中约60%反哺农户(据类似案例估算),合作社模式提升抗风险能力。品牌影响力提升
新华社等媒体对采茶、制茶场景的报道,强化了“康县茶叶”生态、手工特色的市场认知,助力溢价销售。数字化转型初见成效
直播带货等新渠道的引入,推动传统农业向“线上+线下”融合转型,2024年线上销售额占比预计达20%(行业参考值)。
四、挑战与建议
潜在问题
产业规模化程度不足,深加工(如茶衍生品)环节薄弱;
旅游配套(住宿、交通)需进一步完善以支撑茶旅融合。
发展建议
延伸产业链:开发茶食品、茶保健品等高附加值产品;
强化科技支撑:引入物联网技术监测茶园环境,提升品质追溯能力;
区域协同:联合陇南其他茶叶产区共建区域公共品牌(如“陇南绿茶”)。
五、结论
康县通过“三产融合”模式,将传统茶业升级为综合型生态产业,为西北地区特色农业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未来需在科技赋能与品牌整合上持续发力,进一步释放产业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