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概况与核心数据
凌海市依托资源优势,以右卫镇为示范点,重点发展圆葱、陆地西瓜等特色果蔬产业,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种植体系。2024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15.78万亩(产量85.42万吨),水果种植12.77万亩(产量33.03万吨),特色农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核心引擎。
二、产业发展关键举措
技术赋能提质增效
圆葱产业:推广“优质品种+精细管理”模式,选用果味圆葱(耐储运、甜度高),亩产稳定在0.65万公斤,收购价较普通品种提升,并成功打开日韩市场。
西瓜产业:通过标准化种植(合理密植、科学水肥管理)实现高产优质,4600亩陆地西瓜产销两旺。
政策与服务体系支撑
政府提供技术指导、市场开拓等配套服务,推动产业向品牌化、规模化升级。
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如吴玉艳农场)成为技术落地和联农带农的重要载体。
三产融合拓展价值链
延伸产业链至加工、运输环节(例:圆葱出口),提升产品附加值。
产业兴旺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激活乡村内生动力。
三、成效与示范意义
经济与社会效益
农民收入显著增长(圆葱、西瓜亩均收益高于传统作物),乡村基础设施同步改善。
右卫镇案例证明,特色农业可有效破解“小散弱”困境,实现“一镇一品”的集群效应。
乡村振兴多维推进
产业带动就业、生态宜居与乡风文明建设,形成“产业—人才—治理”良性循环。
四、未来建议
强化品牌建设:打造“凌海果味圆葱”等地理标志品牌,提升市场溢价能力。
深化科技应用:引入智慧农业(如物联网监测、精准灌溉),进一步降本增效。
拓宽销售渠道:发展电商、冷链物流,降低国际市场依赖风险。
政策持续倾斜:加大对返乡创业者的资金与技术扶持,巩固人才根基。
五、结论
凌海市通过“特色品种+技术+政策”三位一体模式,将果蔬产业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核心抓手,其经验可为县域农业现代化提供参考:以产业升级激活乡村资源,以联农机制共享发展红利,最终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