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概况与核心数据
1. 产业规模
种植基础:2024年西乡县茶园面积达36万亩,年产茶叶2.01万吨,综合产值突破80亿元,跻身“全国茶业重点县域”。
出口突破:依托中欧班列实现外贸茶自营出口600吨/年,建成乌兹别克斯坦“秦汉茶坊”文化展厅,外贸茶年产能达4000吨。
2. 经济贡献
全产业链带动就业26万人,产茶季提供3200余岗位,助农人均增收7000元、户均增收1.5万元。
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8家、市级14家,形成梯次企业矩阵。
二、核心发展策略分析
(一)强化要素保障:筑牢产业根基
产能优化
建设生态低碳茶园23家,采集本地茶树种质资源1100余份,推动1.5万亩高效茶园良种化、机械化。
打造“五色汉茶”产业集群,整合示范园资源,覆盖种植、加工、研发全环节。
标准与人才
出台《茶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等政策,规范126项全产业链标准。
联合中国农科院茶研所、西北农林科大设立专家工作站,培养2000余名专业人才,建成3所茶研所及1所茶业中专。
(二)延伸产业链:三茶融合创新
茶旅融合
开发“罗镇茗园”“江塝茗园”等综合体,年接待游客25万人次,茶旅线路入选全国精品线路,形成“以旅促茶”闭环。
产品多元化
构建“绿茶为主+红茶/黑茶/白茶补充”体系,拓展茶饮料、茶食品等深加工,新增红茶精制与香橼茶生产线。
科技赋能
建成80条智能化生产线,开发茶多酚提取等深加工技术;1万亩智慧茶园实现AI病虫害预警、水肥精准调控。
(三)品牌与服务:内外双循环驱动
联农带农机制
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整合茶产业联盟,统一订单渠道,降低农户市场风险。
营销创新
年线上销售额1.2亿元,培育20个本土直播团队;线下参展北京茶博会、杨凌农高会,获“后稷特别奖”等荣誉。
国际布局
依托“秦汉茶坊”文化输出,对接中亚市场,强化“西乡绿茶”国际品牌认知。
三、经验启示与未来建议
1. 成功经验
全链协同:从种植到深加工、文旅的闭环发展,提升附加值。
政策精准:链长制与奖补政策激发企业活力,标准体系保障品质。
科技引领:数字技术应用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2. 潜在挑战
国际市场竞争加剧,需强化品牌差异化;
夏秋茶利用率仍有提升空间。
3. 建议方向
深化国际合作: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建立更多海外展销中心。
挖掘文化IP:结合秦巴生态文化,打造茶文化节等IP活动。
强化冷链物流:配套建设茶叶仓储物流体系,降低出口损耗。
结语
西乡县以生态为基底、科技为杠杆、融合为路径,构建了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西乡模式”,为县域特色产业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未来需持续聚焦品牌国际化与三产深度融合,进一步释放“一片叶子”的富民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