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绿色食品一般是指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经管理念和先进的产业装备,以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注重环境保护和农产品质量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它不是对传统农业的否定,而是取长补短、内涵丰富的新型农业。它是一种标准化的产业,也是现代农业的最高形式,把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生态安全、食品安全结合起来,涵盖了绿色环境、绿色食品和绿色技术三个方面,实现了集约化和生态化的内在统一。在我国,绿色食品是指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并经国家专门机构认定,准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安全、优质、营养、无污染、无公害的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遵循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原则,是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现代农业发展新方向,符合中央“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战略部署。
国内外均对绿色食品制定了很高的标准,对整个生产过程实施标准化控制;实行全程质量控制,以保证产品优质、安全;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提高绿色农产品质量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同时技术开发周期长、前期投入大;属于知识密集型农业,需要先进的生产技术、先进的经营理念和先进生产设施。我国绿色食品绝大部分都是初级产品或者初级加工产品,占比将近90%,因此绿色食品产业目前仍然属于农业的范畴,有显著的正外部效应,可以带来经济增长,生态平衡,在政府、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共同推动下,实现人与自然谐相处。
近年来,在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打好“绿色食品牌”发展战略指引下,创新组织云南省“10大名品”和绿色食品“10强企业”、“20佳创新企业”评选表彰活动,印发云南省“绿色食品牌”品牌目录管理办法、“十四五”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发展规划。高质量推进“一县一业”示范县和特色县创建。茶叶、蔬菜、水果、中药材等9个产业综合产值增长10%,绿色食品产业初具规模。
2020年,云南省农业经济逆势增长,总量和增速均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7%,增速较2019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对GDP增长贡献率达17.9%,超过工业和建筑业贡献,创下近年新高。全省鲜切花、咖啡、核桃、中药材、烟叶产量继续位居全国第1位,茶叶、糖料产量位居全国第2位。农产品继续成为全省第一大出口产品,成为稳增长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保障。
云南省蔬菜、中药材、茶叶、水果、肉牛、花卉、坚果、咖啡8大产业2020年综合产值合计达6867.55亿元,加上“绿色食品牌”新成员——生猪综合产值2315亿元,9个产业综合产值合计达9182.55亿元。农业产值方面,粮食、茶叶、花卉、蔬菜、水果、坚果、咖啡、中药材、肉牛、生猪10个重点产业合计达4240.3亿元,比2015年增长59.6%,年均增幅为9.8%。
“绿色食品牌”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品牌建设扎实稳步推进,市场拓展能力不断增强,政策支撑体系不断完善,绿色有机引领高端发展。2018~2021连续3年组织“绿色食品牌”10大名优农产品、10大名菜、10大名药材、10大名茶、10大名果、10强企业、10大名花、10佳创新企业评选表彰活动,对121家企业实施近两亿元资金奖励。在培育本土品牌的同时,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农业知名企业落户发展。斗南花卉成为亚洲乃至世界鲜切花的风向标,“普洱茶”成为全国“最具品牌资源力”品牌,云南蓝莓、树莓、草莓、褚橙等成为全国高端水果代表。文山三七、蒙自石榴、昭通苹果、云南咖啡、诺邓火腿、广南八宝米、丘北辣椒等地方区域知名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认可度不断提升,云南省农产品出口额长年居全国前列、西部省区第一。
2021年,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出台了《云南省“绿色食品牌”品牌目录管理办法》、开展了“云南省“一村一品”专业村镇目录(2021)”申报工作,提出2021年云南省“绿色食品牌”品牌目录名单(含519个企业和产品品牌、26个区域公用品牌名单),形成云南省“一村一品”专业村镇目录(2021)入选名单(含专业村1086个,专业镇88个)。其中,文山三七、昭通苹果等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介于64.253~91.171之间,品牌价值常年在0.46~73.52亿元之间波动;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大益牌”、云南沃坤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云沃坤”等企业产品品牌价值常年在0.06~12.82亿元之间波动。
从分布来看,2021年云南省“绿色食品牌”品牌目录空间范围涵盖楚雄、昆明等16个地级行政区。其中,楚雄彝族自治州相对最多,达105个(含99个企业和产品品牌、6个区域公用品牌名单);昆明市以94个(均为企业和产品品牌)居其次;大理白族自治州以51个(含49个企业和产品品牌、2个区域公用品牌名单)位列第3。
结合农业农村部认定的、“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等农特品牌和企业数据来看,云南省目前已有63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373家“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953家有机产品获证主体(产品2723个)、567家绿色食品获证主体(产品2065个);有机产品认证数量全国排位已由2017年的第8位提升至第3位,绿色食品认证数量全国排位由第11位提升至第7位。
截至2020年底,全省已有累计有效认证绿色食品2065个、有机产品2723个,主要分布在茶叶、花卉、水果、蔬菜、坚果、咖啡、中药材、肉牛、粮油、食用菌、花椒、甘蔗、蚕桑、水产品等产业。从认证情况看,绿色食品认证数量较多的主要是蔬菜(532个)、水果(531个)、茶叶(504个),这3个产业共计有效认证绿色食品1567个,占绿色食品有效获证产品总数的75.88%。
有机产品认证数量较多的主要是茶叶(1014个)、蔬菜(498个)、中药材(240个)和水果(225个)——这个4个产业均是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确定的重点产业,共计有效认证有机认证产品1977个,占全省有机产品有效获证产品总数的72.6%。
本文基于农小蜂“数据检索”服务在运营过程中积累的:种植业、畜牧业等568个数据主题分类,一县一业、云南省“绿色食品牌”品牌目录、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等54721个数据模型153.76万条数据,2004~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云南省“十四五”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发展规划、云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等2928篇涉农政策,为从事绿色食品产业链上下游科研、育种、种植、加工、仓储、包装、保鲜、运输、销售等活动的企业和单位提供参考。
核心观点 CORE OPINIONS
1. 从产值来看,2020年云南省“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综合产值由高到低依次是:生猪、蔬菜、中药材、茶叶、水果、肉牛、花卉、坚果、咖啡——这9大产业综合产值合计达9182.55亿元,其中,生猪、蔬菜、中药材、茶叶已为千亿元产业。从产值结构来看,“生猪、蔬菜、水果、肉牛、花卉、坚果(核桃、澳洲坚果)”6个产业综合产值整体表现为“农业产值>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批发零售额”;“中药材、茶叶、咖啡” 3个产业综合产值整体表现为“农业产值<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批发零售额”。从发展趋势来看,各产业均整体表现为“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批发零售额”增速快于“农业产值”。
2. 从产能来看,“蔬菜、中药材、茶叶、水果、花卉、坚果(核桃、澳洲坚果)、咖啡、粮食”8个产业种植面积均趋于稳定,单产水平提升态势明显,在新品种选育、育种技术、设施栽培技术、无公害生产技术、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方面都得到迅猛发展,总产量逐年提高且居全国前列;“生猪、肉牛”2个产业存栏、出栏量和肉产量同步正增长。品种多元化、布局区域化、技术标准化、精深加工化发展趋势明显,已有“云南花卉产业集群、云南高原蔬菜产业集群、云南云岭肉牛产业集群”3个主导产业突出、规模效益显著、产业链条健全、综合竞争力强的产值超100亿元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3. 从品牌建设来看,2020年底,全省已有累计有效认证绿色食品2065个,认证数量较多的主要是蔬菜(532个)、水果(531个)、茶叶(504个);有机产品2723个,认证数量较多的主要是茶叶(1014个)、蔬菜(498个)、中药材(240个)和水果(225个)。2021年,云南省545个“绿色食品牌”品牌目录名单(含519个企业和产品品牌、26个区域公用品牌)主要分布在水果(97个)、茶叶(82个)、蔬菜(73个)、中药材(61个)、花卉(47个)、粮食(31个)。
报告目录1. 生猪产业
1.1. 地位
1.1.1. 存栏、出栏数量均居全国第4位
1.1.2. 猪肉产量在全省猪牛羊禽肉中比率超80%
1.2. 趋势
1.2.1. 云南生猪存栏量恢复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2.2. 云南生猪出栏量由降转升
1.2.3. 到2025年,全省猪肉产量350万吨,综合产值超3000亿元
1.3. 分布
1.3.1. 地级行政区中,曲靖市猪肉产量遥遥领先
1.3.2. 基地布局:42个重点县生猪养殖规模化比重达50%以上
1.3.3. 加工布局:宣威火腿等五大加工基地+冷库、冷链运输体系
1.3.4. 市场布局:中南区、西南区、华东区为主销区
1.3.5. “一村一品”专业村:40个
1.3.6. “一村一品”专业镇:4个
1.3.7. “一县一业”:宣威市(火腿及生猪)
1.3.8. 云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禄劝撒坝猪
1.3.9. 生猪产业乡村振兴示范园区:宣威市
1.4. “十四五”重点工作
1.4.1. 生猪良种扩繁
1.4.2. 标准化规模养殖
1.4.3. 产品质量安全
1.4.4. 发展绿色养殖
1.5. 品牌建设
1.5.1. 2021年云南省“绿色食品牌”品牌目录
1.5.1.1. 企业和产品品牌:12个
1.5.1.2. 区域公用品牌:楚雄撒坝猪
1.5.2. 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8个
2. 蔬菜产业
2.1. 地位
2.1.1. 种植面积:位列全国前10
2.1.2. 产量:全国11
2.2. 趋势
2.2.1. 种植面积稳定在1880万亩左右
2.2.2. 产量:年增幅在1.36%~18.79%之间
2.2.3. 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批发零售额比重赶超农业产值
2.3. 分布
2.3.1. 种植端:三大优势产区
2.3.2. 加工端:冷链物流和初加工、精加工
2.3.3. 市场营销端:通海、陆良等重点蔬菜产区和交通便利地区
2.3.4. “一村一品”专业村:233个
2.3.5. “一村一品”专业镇:19个
2.3.6.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1个
2.3.7. “一县一业”:4个示范县+4个特色县
2.3.8. “一园一业”:云南昆明石林台湾农业创业园
2.3.9. “一企一业”:云南宏斌绿色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2.3.10. 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元谋县
2.3.11. 云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6个
2.3.12. 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云南高原蔬菜产业集群
2.3.13. 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4个
2.3.14. 蔬菜产业乡村振兴示范园区:砚山县、祥云县
2.4. “十四五”重点工作
2.4.1. 发展蔬菜种业
2.4.2. 建设产业基地
2.4.3. 提升加工能力,推行小包装蔬菜
2.4.4. 提升冷链物流
2.4.5. 加强废弃物利用处理
2.4.6. 推进数字化应用、健全市场体系
2.4.7. 培育优质主体和“云菜”品牌
2.5. 品牌建设
2.5.1. 2021年云南省“绿色食品牌”品牌目录
2.5.1.1. 企业和产品品牌:72个
2.5.1.2. 区域公用品牌:元谋番茄
2.5.2. 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8个
2.5.3.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3个
2.5.4. 2021年云南省“10大名菜”
2.5.5. 2020年云南省蔬菜产业“10大名品”
2.5.6. 2019年昆明市绿色食品“10大名菜”
2.5.7. 2018年云南省绿色食品“10大名菜”
3. 中药材产业
3.1. 地位
3.1.1. 药用资源:一半以上在云南
3.1.2. 种植规模:稳居全国第一
3.1.3. 农业产值在全国比重超10%
3.1.4. 产量规模:90%以上的三七、灯盏花产自云南
3.2. 趋势
3.2.1. 种植面积先增后稳
3.2.2. 产量增长率小于种植面积增长率
3.2.3. 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农业产值、批发零售额逐年增长
3.3. 分布
3.3.1. 十大云药品种及适种区域
3.3.2. 南药品种及区域布局
3.3.3. “十四五”规划引导发展品种及布局
3.3.4. “一村一品”专业村:55个
3.3.5. “一村一品”专业镇:5个
3.3.6. “一县一业”:2个示范县+2个特色县
3.3.7. 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文山三七、昭通天麻
3.3.8. 云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7个
3.3.9. 道地药材:云、贵药
3.3.10. 区域特色:60个云药之乡
3.3.11. 优质道地中药材十佳规范化种植(养殖)基地:4个
3.3.12. 云南省“定制药园”:3批103个
3.3.13. 文山州“高品质药园”:2批52个
3.3.14. 中药材产业乡村振兴示范园区:文山市
3.4. “十四五”重点工作
3.4.1. 加强良种繁育推广
3.4.2. 建设生态有机化基地,提升产地和精深加工
3.4.3. 重点培育龙头企业,着力打造“云药”品牌
3.4.4. 延伸拓展健康产业
3.4.5. 强化质量标准引领,加强科技服务支撑
3.5. 品牌建设
3.5.1. 2021年云南省“绿色食品牌”品牌目录
3.5.1.1. 企业和产品品牌:57个
3.5.1.2. 区域公用品牌:4个
3.5.2. 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3个
3.5.3. 2021年云南省“10大名药材”
3.5.4. 2020年云南省“10大名药材”
3.5.5. 2019年云南省“十大名药”
3.5.6. 2018年云南省10佳中药材品牌
4. 茶叶产业
4.1. 地位
4.1.1. 五个全国第一
4.1.2. 产业优势
4.2. 趋势
4.2.1. 种植面积:2010~2020年均复合增长率约2.98%
4.2.2. 产量:增速逐渐放缓
4.2.3. 产值:批发零售额增速快于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农业产值
4.3. 分布
4.3.1. 种植端:30个茶叶重点县(市、区)
4.3.2. 加工端:版纳等普洱茶重点区域+临沧等滇红茶重点区域
4.3.3. 市场端:以昆明为中心,普洱、临沧、双版纳为重点
4.3.4. “一村一品”专业村:96个
4.3.5. “一村一品”专业镇:12个
4.3.6. “一县一业”:3个示范县+1个特色县
4.3.7. 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临沧普洱茶、勐海普洱茶
4.3.8. 云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4个
4.3.9. 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1个
4.3.10. 中国茶业百强县:40个
4.3.11. 中国茶业百强企业:20家
4.3.12. 茶叶产业乡村振兴示范园区:勐海县、双江县
4.4. “十四五”重点工作
4.4.1. 加强古茶树资源保护,强化新品种育繁推一体化
4.4.2. 推进高标准生态茶园建设
4.4.3. 提升加工水平,推进标准化建设
4.4.4. 培育知名品牌
4.4.5. 加大科技人才培养,弘扬云南民族茶文化
4.5. 品牌建设
4.5.1. 2021年云南省“绿色食品牌”品牌目录
4.5.1.1. 企业和产品品牌:78个
4.5.1.2. 区域公用品牌:4个
4.5.2. 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5个
4.5.3.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8个
4.5.4. 全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4个
4.5.5. 全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榜:11个
4.5.6. 2021年云南省“10大名茶”
4.5.7. 2020年云南省“10大名茶”
4.5.8. 2019年云南省“10大名茶”
4.5.9. 2018年云南省10佳茶叶品牌
5. 水果产业
5.1. 地位
5.1.1. 果园面积:全国第7
5.1.2. 水果产量:全国12
5.2. 趋势
5.2.1. 果园面积稳中有增
5.2.2. 产量:2010~2020年均复合增长率约8.97%
5.2.3. 产值:批发零售额增速快于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农业产值
5.3. 分布
5.3.1. 品种结构
5.3.2. 云南果种布局及主要优势县(市、区)
5.3.3. 优势水果种植区域布局:“五水四片”
5.3.4. 加工布局
5.3.5. 市场布局
5.3.6. “一村一品”专业村:271个
5.3.7. “一村一品”专业镇:24个
5.3.8. “一县一业”:4个示范县+4个特色县
5.3.9. 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华坪芒果、宾川柑橘
5.3.10. 云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8个
5.3.11. 水果产业乡村振兴示范园区:昭阳区、蒙自市
5.4. “十四五”重点工作
5.4.1. 全面提升产业基地设施化、有机化、数字化水平
5.4.2. 强化龙头引领
5.4.3. 提升商品化水平
5.4.4. 推进品牌建设
5.4.5. 健全市场体系
5.4.6. 打造数字果业,推进三产融合
5.5. 品牌建设
5.5.1. 2021年云南省“绿色食品牌”品牌目录
5.5.1.1. 企业和产品品牌:91个
5.5.1.2. 区域公用品牌:6个
5.5.2. 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21个
5.5.3.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3个
5.5.4. 全国果品企业产品品牌价值榜:35个
5.5.5. 2021年云南省“10大名果”
5.5.6. 2020年云南省“10大名果”
5.5.7. 2019年云南省“10大名果”
5.5.8. 2018年云南省10佳水果品牌
6. 肉牛产业
6.1. 产业优势
6.1.1. 存栏、出栏和肉产量分别居全国第1位、第4位、第6位
6.1.2. 云岭牛:肉质好、周期短、抗病强、适应广、耐粗饲
6.1.3. 气候宜牧、地貌宜牧、环境宜牧
6.2. 趋势
6.2.1. 肉牛存栏、出栏量和肉产量同步增长
6.2.2. 批发零售额增速依次高于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农业产值
6.3. 分布
6.3.1. 布局为肉牛基地县的30个重点县
6.3.2. “一村一品”专业村:43个
6.3.3. “一村一品”专业镇:4个
6.3.4. “一县一业”:1个示范县+2个特色县
6.3.5. 云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4个
6.3.6. 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云南云岭肉牛产业集群
6.3.7. 肉牛产业乡村振兴示范园区:马龙县
6.4. “十四五”重点工作
6.4.1. 建设良种繁育体系、饲草料均衡供给保障体系
6.4.2. 建设绿色肉牛生产基地、边境肉牛产业示范区
6.5. 品牌建设
6.5.1. 2021年云南省“绿色食品牌”品牌目录
6.5.1.1. 企业和产品品牌:10个
6.5.1.2. 区域公用品牌:槟榔江永牛
6.5.2. 昆明市绿色食品“10大名优农产品”
6.5.3. 文山州特色品牌及产品:高峰黄牛肉
7. 花卉产业
7.1. 地位
7.1.1. 是世界公认最适宜花卉生产的三大地区之一
7.1.2. 以昆明为主的云南鲜切花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70%
7.1.3. 自主培育花卉新品种、引进推广新品种均居全国第一
7.2. 趋势
7.2.1. 花卉种植面积:持续增长
7.2.2. 鲜切花产量:连增6年
7.2.3. 综合产值:连增10年
7.3. 分布
7.3.1. 鲜切花主要集中在昆明
7.3.2. 花卉产业重点县(市、区)
7.3.3. 产业链布局
7.3.4. 交易集散布局
7.3.5. 重点园区布局
7.3.6. “一村一品”专业村:29个
7.3.7. “一村一品”专业镇:2个
7.3.8. “一县一业”:3个示范县
7.3.9. 云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6个
7.3.10. 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云南花卉产业集群
7.3.11. 国家花卉种质资源库:3个
7.3.12. 现代农业创新示范园:2个
7.3.13. 花卉产业乡村振兴示范园区:晋宁区
7.4. “十四五”重点工作
7.4.1. 花卉资源发掘和利用
7.4.2. 建立国际一流的绿色生产示范基地
7.4.3. 冷链物流提升
7.4.4. 交易中心强化
7.4.5. 精深加工拓展
7.4.6. 花旅融合项目打造
7.4.7. 云花品牌打造
7.4.8. 产业园区建设
7.4.9. 领军企业育强
7.4.10. “智慧云花”赋能
7.5. 品牌建设
7.5.1. 2021年云南省“绿色食品牌”品牌目录
7.5.1.1. 企业和产品品牌:46个
7.5.1.2. 区域公用品牌:七彩云菊
7.5.2. 2018~2021年云南省绿色食品“10大名花”
7.5.3. 云南省10佳花卉品牌
8. 坚果产业
8.1. 地位
8.1.1. 全球最大的核桃、澳洲坚果种植和生产地区
8.1.2. 坚果种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
8.2. 趋势
8.2.1. 核桃
8.2.1.1. 种植面积稳定在4300万亩左右
8.2.1.2. 产量连增7年
8.2.1.3. 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批发零售额增势猛于农业产值
8.2.2. 澳洲坚果
8.2.2.1. 种植面积持续正增长
8.2.2.2. 产量随面积同步增长
8.2.2.3. 农产品加工业产值逐渐赶超农业产值
8.3. 分布
8.3.1. 核桃
8.3.1.1. 云南核桃栽培适宜区
8.3.1.2. 加工布局:以大理、临沧、楚雄、保山为主
8.3.1.3. 市场布局:以昆明市为中心,在主产区建立批发交易市场
8.3.1.4. 融合布局:以大理、临沧、楚雄、保山四大主产州(市)为主
8.3.1.5. “一村一品”专业村:49个
8.3.1.6. “一村一品”专业镇: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桂花镇
8.3.1.7. “一县一业”:2个示范县+1个特色县
8.3.1.8. 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漾濞核桃
8.3.1.9. 云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3个
8.3.1.10. 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7个
8.3.1.11. 核桃产业乡村振兴示范园区:永平县
8.3.2. 澳洲坚果
8.3.2.1. 种植:以德宏、临沧、普洱、版纳、保山为重点区域
8.3.2.2. 加工布局:以临沧市、德宏州、普洱市为主
8.3.2.3. 市场布局:加大澳洲坚果产品出口,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
8.3.2.4. 融合布局:以临沧市、德宏州为主
8.3.2.5. “一村一品”专业村:楚雄市八角镇必达村
8.3.2.6. “一县一业”:永德县(澳洲坚果)
8.3.3. 云南坚果头部企业
8.4. “十四五”重点项目
8.4.1. 核桃
8.4.1.1. 标准化核桃基地建设
8.4.1.2. 规模化有机基地建设与认证
8.4.1.3. 推广机械一体化初加工
8.4.1.4. 加工龙头企业培育
8.4.1.5. 核桃营销与市场体系建设
8.4.1.6. 核桃产业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
8.4.2. 澳洲坚果
8.4.2.1. 种植基地、高标准基地、提质增效种植基地建设
8.4.2.2. 产品加工能力提升
8.4.2.3. 建设品牌营销体系,培育扶强产业主体
8.4.2.4. 产业数字化平台建设
8.4.2.5. 建设产品监管体系,强化科技支撑体系
8.5. 品牌建设
8.5.1. 2021年云南省“绿色食品牌”品牌目录
8.5.1.1. 企业和产品品牌:27个
8.5.1.2. 区域公用品牌:昌宁核桃、大姚核桃
8.5.2. 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临沧坚果
8.5.3.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祥云泡核桃
8.5.4. 云南省“10大名果”:云澳达、果亮、蜂蜜核桃仁
9. 咖啡产业
9.1. 地位:咖啡产能占全国的95%以上,但仅占全球的1%
9.2. 趋势
9.2.1. 种植面积:小幅下滑
9.2.2. 产量:连降3年
9.2.3. 批发零售额、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大幅上扬
9.3. 分布
9.3.1. 种植:集中于普洱、临沧、德宏、保山、版纳五个核心区
9.3.2. 加工布局:以提升品质为核心、以精品化为方向
9.3.3. 市场布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坚持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并重
9.3.4. “一村一品”专业村:10个
9.3.5. “一县一业”特色县:隆阳区
9.3.6. 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德宏小粒咖啡
9.3.7. 云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保山小粒咖啡、普洱咖啡
9.3.8. 咖啡产业乡村振兴示范园区:隆阳区
9.4. “十四五”重点工作
9.4.1. 建设产业基地,提升加工水平
9.4.2. 培育经营主体,培养专业人才
9.4.3. 建设标准体系,强化科技支撑
9.4.4. 培育特色品牌,开拓国内市场
9.4.5. 培育文旅产业,推进“旅游+咖啡”模式发展
9.5. 品牌建设
9.5.1. 2021年云南省“绿色食品牌”品牌目录
9.5.1.1. 企业和产品品牌:9个
9.5.1.2. 区域公用品牌:保山小粒咖啡
9.5.2. 昆明市绿色食品“10大名优农产品”
10. 粮食产业
10.1. 地位:播种面积、产量分别居全国第12位、14位
10.2. 趋势
10.2.1. 播种面积:趋于稳定
10.2.2. 单位面积产量:连增10年
10.2.3. 产量:稳中有增
10.3. 分布
10.3.1. 种植产区及品种分布
10.3.2. “一村一品”专业村:55个
10.3.3. “一村一品”专业镇:2个
10.3.4.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4个
10.3.5. 云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元阳梯田红米、广南八宝米
10.3.6. 国家级粮食应急保障企业:3家
10.3.7. 最美绿色食品企业:3家
10.4. “十四五”重点工作
10.4.1. 夯实藏粮于地基础,丰富藏粮于技手段
10.4.2. 实施三大增粮行动,加强农业防灾减灾
10.5. 品牌建设
10.5.1. “绿色食品牌”企业和产品品牌:31个
10.5.2. 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11个
10.5.3.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8个
10.5.4. 全国农业文化遗产:13个
10.5.5. 中国美丽田园:云龙县检槽稻田、八宝镇贡米稻田
11. 主导企业
11.1. 绿色食品“10强企业”
11.2. 绿色食品“20佳创新企业”
11.3. 云南省星创天地
11.4. 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11.5. 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
图表目录
图表1:云南省“绿色食品牌”发展对策关键节点
图表2:云南省“绿色食品牌”主要产业2020年综合产值排名
图表3:云南省“绿色食品牌”发展热点词云图
图表4: 2021年云南省“绿色食品牌”品牌目录分布地图
图表5: 2020年云南省绿色食品认证数量分布
图表6: 2020年云南省有机产品有效认证数量分布
图表7: 2020年全国主要生猪产业大省存栏、出栏数量排名
图表8:中国居民猪牛羊禽肉消费结构
图表9: 2020年全国及云南省猪肉产量在猪牛羊禽肉中比重对比
图表10: 2020年全国主要生猪产业大省猪肉产量排名
图表11: 2020年全国生猪存栏量恢复水平VS云南
图表12: 云南省生猪存栏量及增速走势对比
图表13: 中国生猪出栏量及增速走势对比
图表14: 云南省生猪出栏量及增速走势对比
图表15: 中国猪肉产量及增速走势对比
图表16: 云南省猪肉产量及增速走势对比
图表17:云南省各州市猪肉产量排名
图表18:2021年云南省生猪产业“一村一品”专业村目录
图表19:2021年云南省生猪产业“一村一品”专业镇目录
图表20:云南省生猪产业“十四五”施工图
图表21:2021年云南省生猪产业“绿色食品牌”企业和产品品牌
图表22:2008~2021年生猪相关“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及证书持有者明细
图表23:2020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蔬菜种植面积排名
图表24: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近10年蔬菜种植面积变化
图表25:2020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蔬菜产量排名
图表26: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近10年蔬菜产量变化
图表27:云南省蔬菜种植面积与增速走势对比
图表28:云南省蔬菜产量与增速走势对比
图表29:2020年云南省蔬菜产业综合产值结构
图表30:云南省蔬菜农业产值、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批发零售额、综合产值走势对比
图表31:云南省蔬菜3大优势产业区
图表32:2021年云南省蔬菜产业“一村一品”专业村目录
图表33:2021年云南省蔬菜产业“一村一品”专业镇目录
图表34:2011~2021年云南省蔬菜产业相关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图表35:云南省蔬菜产业“十四五”施工图
图表36:2021年云南省蔬菜产业“绿色食品牌”企业和产品品牌
图表37:2008~2021年云南省蔬菜相关“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及证书持有者明细
图表38:2021年云南省“10大名菜”
图表39:2020年云南省蔬菜产业“10大名品”
图表40:2019年昆明市绿色食品“10大名菜”
图表41:2018年云南省绿色食品“10大名菜”
图表42:云南省药用资源vs全国
图表43: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Top10
图表44:云南省中药材产值vs全国
图表45:云南省中药材农业产值亿元以上品种产能及分布情况
图表46:云南省中药材种植面积与增速走势对比
图表47:云南省中药材产量与增速走势对比
图表48:2020年云南省中药材产业综合产值结构
图表49:云南省中药材农业产值、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批发零售额、综合产值走势对比
图表50:云南省十大云药品种及适种区域
图表51:云南省中药材产业“十四五”规划引导发展的品种及适种区域
图表52:2021年云南省中药材产业“一村一品”专业村目录
图表53:2021年云南省中药材产业“一村一品”专业镇目录
图表54:云南省中药材产业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图表55: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和省科技厅认定的60个云药之乡数据
图表56:云南省“定制药园”认定主体、品种及种植区域明细
图表57:文山州“高品质药园”认定主体、所在地及种植品种明细
图表58:2021年云南省中药材产业“绿色食品牌”企业和产品品牌
图表59:2021年云南省中药材产业“绿色食品牌”区域公用品牌
图表60:2008~2021年云南省中药材相关“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及证书持有者明细
图表61:2021年云南省“10大名药材”
图表62:2020年云南省“10大名药材”
图表63:2019年云南省“10大名药”
图表64:2018年云南省10佳中药材品牌
图表65:2020年云南省茶叶产业在全国地位
图表66:云南省茶叶种植面积与增速走势对比
图表67:云南省茶叶产量与增速走势对比
图表68:2020年云南省茶叶综合产值结构
图表69:云南省茶叶农业产值、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批发零售额、综合产值走势对比
图表70:2021年云南省茶叶产业“一村一品”专业村目录
图表71:2021年云南省茶叶产业“一村一品”专业镇目录
图表72:2009~2020年度茶业百强县云南省上榜数据明细
图表73:2006~2020年度茶业百强企业云南省上榜数据明细
图表74:云南省茶叶产业“十四五”施工图
图表75:2021年云南省茶叶产业“绿色食品牌”企业和产品品牌
图表76:2021年云南省茶叶产业“绿色食品牌”区域公用品牌
图表77:2008~2021年云南省茶叶相关“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及证书持有者明细
图表78:2013~2021年云南省茶叶相关“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及主要生产经营单位明细
图表79:云南省上榜“全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数据明细
图表80:云南省上榜“全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榜”数据明细
图表81:2021年云南省“10大名茶”
图表82:2020年云南省“10大名茶”
图表83:2019年云南省“10大名茶”
图表84:2018年云南省10佳茶叶品牌
图表85:2020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果园面积排名
图表86: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近10年果园面积变化
图表87: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近10年果园面积排名变化
图表88:2020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果产量排名
图表89: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近10年水果产量变化
图表90: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近10年水果产量排名变化
图表91:云南省水果种植面积与增速走势对比
图表92:云南省水果产量与增速走势对比
图表93:2020年云南省水果综合产值结构
图表94:云南省水果农业产值、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批发零售额、综合产值走势对比
图表95:云南省水果产业种植结构
图表96:云南果种布局及主要优势县(市、区)
图表97:云南优势水果种植区域布局
图表98:2021年云南省水果产业“一村一品”专业村目录
图表99:2021年云南省水果产业“一村一品”专业镇目录
图表100:云南省水果产业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图表101:云南省水果产业“十四五”施工图
图表102:2021年云南省水果产业“绿色食品牌”企业和产品品牌
图表103:2021年云南省水果产业“绿色食品牌”区域公用品牌
图表104: 2020年云南省水果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排名
图表105:2011~2020年“蒙自石榴”品牌价值走势
图表106:2008~2021年云南省水果相关“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及证书持有者明细
图表107:2013~2021年云南省水果相关“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及主要生产经营单位
图表108:云南省上榜“全国果品企业产品品牌价值榜”数据明细
图表109:2021年云南省“10大名果”
图表110:2020年云南省“10大名果”
图表111:2019年云南省“10大名果”
图表112:2018年云南省10佳水果品牌
图表113:云南省肉牛存栏、出栏量和肉产量变化趋势
图表114:2020年云南省肉牛综合产值结构
图表115:云南省肉牛农业产值、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批发零售额、综合产值走势对比
图表116:布局为肉牛基地县的30个重点县
图表117:2021年云南省肉牛产业“一村一品”专业村目录
图表118:2021年云南省肉牛产业“一村一品”专业镇目录
图表119:云南省肉牛产业“十四五”施工图
图表120:2021年云南省肉牛产业“绿色食品牌”企业和产品品牌
图表121:中国重点花卉产区分布
图表122:中国花卉种植面积、进/出口金额相关国家/地区Top10
图表123:云南省花卉种植面积走势VS鲜切花
图表124:云南省鲜切花产量走势对比
图表125:云南省花卉产业综合产值及增速走势对比
图表126:2020年云南省花卉产业综合产值结构
图表127:2019年云南省鲜切花产量地州分布
图表128:云南省花卉产业重点县(市、区)
图表129:2021年云南省花卉产业“一村一品”专业村目录
图表130:云南省肉牛产业“十四五”施工图
图表131:2021年云南省花卉产业“绿色食品牌”企业和产品品牌
图表132:2018~2021年云南省绿色食品牌“10大名花”
图表133:云南省10佳花卉品牌
图表134:云南省核桃产量及增速走势
图表135:云南省核桃农业产值、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批发零售额、综合产值走势对比
图表136:2020年云南省核桃产业综合产值结构
图表137:云南省澳洲坚果种植面积与增速走势对比
图表138:云南省澳洲坚果产量与增速走势对比
图表139:2020年云南省澳洲坚果综合产值结构
图表140:云南省澳洲坚果农业产值、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批发零售额、综合产值走势对比
图表141:2021年云南省核桃产业“一村一品”专业村目录
图表142:位于云南的“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及建设主体明细
图表143:云南核桃产业“十四五”施工图
图表144:云南澳洲坚果产业“十四五”施工图
图表145:2021年云南省坚果产业“绿色食品牌”企业和产品品牌
图表146:入选云南省“10大名果”的坚果相关企业和品牌
图表147:云南省咖啡种植面积与增速走势对比
图表148:云南省咖啡产量与增速走势对比
图表149:2020年云南省咖啡产业综合产值结构
图表150:云南省咖啡农业产值、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批发零售额、综合产值走势对比
图表151:云南咖啡主产县和精品咖啡重点县
图表152:2021年云南省咖啡产业“一村一品”专业村目录
图表153:云南咖啡产业“十四五”施工图
图表154:2021年云南省咖啡产业“绿色食品牌”企业和产品品牌
图表155:2020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总产量及变化趋势
图表156:2020年中国各省域粮食播种面积与产量排名对比
图表157:云南省粮食播种面积与增速走势对比
图表158:云南省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与增速走势对比
图表159:云南省粮食产量与增速走势对比
图表160:云南省粮食种植产区及品种分布
图表161:2021年云南省粮食产业“一村一品”专业村目录
图表162:云南粮食产业“十四五”施工图
图表163:2021年云南省粮食产业“绿色食品牌”企业和产品品牌
图表164:2008~2021年云南省粮食相关“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及证书持有者明细
图表165:2013~2021年云南省粮食相关“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及主要生产经营单位明细
图表166:2019~2021年云南省绿色食品“10强企业”
图表167:2019~2021年云南省绿色食品“20佳创新企业”
图表168:2017~2021年云南省星创天地培育建设名单
图表169:2000~2021年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空间分布
图表170:2000~2021年云南省“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图表171:2014~2028年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